單位就業比例繼續下降 更多畢業生走進小微企業
- 中華工商時報
- 2022-05-17 16:10:13
數據顯示,2022年,我國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1000萬大關,刷新歷史紀錄,畢業生就業情況廣受社會關注。
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近日發布的《2022年一季度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》表明,今年一季度,高校畢業生招聘需求人數同比下降8%,而求職申請人數同比上升75%。在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,部分企業收縮規模導致招聘需求降低,而畢業生基數大疊加海歸回國就業造成求職人數增加,受這些因素共同影響,一季度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景氣(CIER)指數低至0.71,降至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低點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從畢業生簽約的單位性質看,簽約民企、國企的畢業生分別占31%、30.9%,共吸納6成以上畢業生就業,是促進就業的雙主力。
單位就業比例繼續下降
智聯招聘調研顯示,2022屆高校畢業生中,50.4%選擇單位就業,比去年下降6個百分點。而自由職業(18.6%)、慢就業(15.9%)的比例均較去年提高3個百分點。這是繼去年之后,連續第二年呈現單位就業比例下降,自由職業、慢就業比例上升的特征。
應屆生選擇去向時考慮的因素中,就業壓力占比最高,為47.6%,其次為所學專業(36.1%)和經濟形勢(35.6%),院校背景、長輩意見、理想愛好等因素影響程度較低。可見,與個人因素相比,環境因素對畢業生的去向產生了更為重要的影響。
當前國內疫情反復,經濟發展和就業市場承壓,感受到今年求職競爭非常激烈的應屆生比例為61%,比去年高6個百分點。因此更多人選擇繼續深造、自由職業、慢就業等方式緩解自身就業壓力。
主動降低就業預期
數據表明,55%的畢業生因經濟環境等外部因素影響降低期望,僅有27.2%的畢業生期望升高。65%畢業生就業期望的調整受“求職競爭情況”影響,而分別有57.1%、49.4%的畢業生受國內經濟形勢、產業發展情況影響。
2022屆畢業生的平均期望月薪6295元,比去年的6711元下降約6%。其中,4000元以下期望月薪的占比12.8%,高于2021年的8.9%;6000元以上期望月薪的占比44.6%,低于2021年的50.8%。無論從平均值,還是分段薪酬來看,本屆畢業生降低月薪期望值具有普遍性,這也表明畢業生愿意降低薪資要求以適應就業市場。
對本屆畢業生來說,薪酬福利仍是求職時首要關注點,占比65%,但低于2021年的68.5%。看重“工作和生活平衡”的占比38.5%,排名第二,高于2021年的34%。表示“大環境不好,穩定最重要”的占比36.2%,排名第三,高于2021年的29.8%。這表明,畢業生開始更多地關注事業與生活的協調,并更看重工作的穩定性。
更多畢業生走進小微企業
對于偏好的就業企業類型,國企仍是畢業生首選,民營企業位居第二。數字顯示,國企占比44.4%,選擇民營企業的占比17.4%。
本屆畢業生中,有45.1%青睞規模在500-9999人的中型企業,占比最高,并高于2021年的44%。同時,畢業生對小微企業的選擇增多,2022年選擇微型企業、小型企業的畢業生占比3.6%、34.4%,高于2021年的1.8%、28.7%。這正是就業壓力加大下的務實選擇,與期望月薪下降表現一致。這對小微企業來說,也是儲備新生力量的好時機。隨著持續紓困小微企業,度過疫情沖擊后的小微企業也將收獲更多年輕人才。
從畢業生簽約的單位性質看,簽約民企、國企的畢業生分別占31%、30.9%,共吸納6成以上畢業生就業,是促進就業的雙主力。但與去年相比,民企、國企比例分別下降12個、5個百分點。而國家機關(10.6%)、事業單位(7.6%)的比例分別上升6個、4個百分點。疫情下,國家機關、事業單位釋放更多就業崗位,對大學生就業起到更好吸納作用。
通過調研可以發現,2022年就業形勢比以往更為嚴峻,應屆畢業生在心理上調低求職預期,在求職行為上更加保守,或通過進入自由職業、慢就業、學習深造來對沖近在眼前的就業,或通過求職國企、中小微型企業以求穩定、保就業。
智聯招聘顧問表示,隨著畢業季臨近,應屆畢業生應在理性求職規劃的指引下,通過可視化求職等方式,獲得更多就業機會。而在校大學生也應積極尋求實習崗位,提前做好求職準備,在實際工作中提升價值、發掘機遇。(記者 史曉芳)
- 單位就業比例繼續下降 更多畢業生走進小微2022-05-17
- 重慶市對基層快遞網點從業人員實現優先參加2022-05-17
- 失業保險如何援企穩崗?如何支持技能提升?2022-05-17
- 伊利集團152億元、年產150萬噸的乳業產業鏈2022-05-17
- 預計2022年河北省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10%以2022-05-17
- 為做好城市節約用水宣傳 河北省啟動20222022-05-17
- 蒙古國4月通脹率達到14.4%2022-05-17
- 這些車駕管業務可委托他人辦理!2022-05-17
- 北京: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商戶每24小時做12022-05-17
- “千金藤素”被熱炒,多只“概念股”澄清:2022-05-17
- 我國物價水平穩得住嗎?如何穩?國家發改委2022-05-17
- 88%的櫻桃出口到中國市場 中智農產品貿易2022-05-17
- 今年河北省中藥材種植規模新增11萬畝 總規2022-05-17
- 崇明首批銀行網點恢復線下營業2022-05-17
- 父子、夫妻、兄弟……居民全家總動員,他們2022-05-17
- 富豪們都來撿漏,北京頂豪拍出 36 萬 /2022-05-17
- 麥當勞宣布退出俄羅斯,俄媒:俄企將接手,2022-05-17
- 5月17日上海疫情發布會,2分鐘劃重點2022-05-17
- 【防疫科普】新冠病毒會越來越弱?這些謠言2022-05-17
- 滬滇一家親——云南援滬抗疫點滴2022-05-17
- 重癥病房里的生死競速2022-05-17
- 4月份多項經濟指標出現下滑——短期壓力不2022-05-17
- 金觀平:外資對中國經濟依然充滿信心2022-05-17
- 李迅雷:投資是“抓手”,但不宜高估2022-05-17
- 應對通脹留住人才,微軟計劃將加薪預算翻倍2022-05-17
- 一圖看懂上海發布會丨全市16個區均實現社會2022-05-17
- 南京銀行一度漲超6%,法國巴黎銀行增持獲批2022-05-17
- 記者直擊|鄭州恢復堂食 市場監管部門全程2022-05-17
-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-05-17
- 福建認真學習宣傳貫徹《機構編制違規違紀違2022-05-17